中国·2017大阳城贵宾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第二届中国冰冻圈遥感与大数据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者:骆琼发布时间:2025-05-21浏览次数:10


202551718日,第二届中国冰冻圈遥感与大数据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冰冻圈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和南京大学主办,大阳城贵宾会2017、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遥感地理信息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李新、施建成、李志伟、程晓、胡斯勒图、车涛和李晓明担任联合主席,肖鹏峰和冉有华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全国各地78家单位的286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冰冻圈遥感”,旨在汇聚国内外冰冻圈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青年才俊,探讨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在冰冻圈研究中的前沿进展,推动我国冰冻圈遥感理论、技术、数据产品及应用的突破与创新,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会议开幕式合影

517日上午,会议在南大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冉有华研究员主持,南京大学肖鹏峰教授和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冰冻圈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新研究员先后致辞。肖鹏峰教授诚挚各位专家学者南京大学建校123周年之际来宁交流,表示会议将通过创新组织形式,为促进冰冻圈各要素遥感技术交叉融合、激发青年学者创新活力提供交流平台。李新研究员以南大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开篇,将百廿学府的诚朴雄伟与冰冻圈研究的科学使命相呼应,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冰冻圈遥感与大数据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南京大学肖鹏峰教授致欢迎辞



冰冻圈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新研究员致辞

5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施建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方研究员、北京大学李东锋研究员先后作了题为“青藏高原积雪卫星遥感与模拟研究”“亚洲高山区灾害变化空间观测”“青藏高原河流水沙变化及其效应”的大会特邀报告。518日上午,南京大学陈锟山教授、清华大学龙笛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冉将军副教授先后作了题为“海冰微波辐射特性及其变化机制”“基于数据融合的过去20年中国湖泊面积动态研究”“大地测量监测格陵兰冰盖质量平衡的进展和展望”的大会特邀报告。大会特邀报告还通过《遥感学报》视频号进行网络直播,与广大线上科研人员共享前沿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学术交流的广度与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施建成研究员作大会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方研究员作大会特邀报告

北京大学李东锋研究员作大会特邀报告

南京大学陈锟山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龙笛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冉将军副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517日和18日,专题报告环节有序开展。会议设置了“冰盖/冰川遥感大数据与AI”“冻土/冰缘地貌遥感大数据与AI”“大气冰冻圈遥感大数据与AI”“积雪遥感大数据与AI”“河湖海冰遥感大数据与AI”“冰冻圈大数据支持可持续发展”等六个专题,专家学者围绕冰冻圈遥感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了深入交流。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在冰冻圈要素监测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多个专题报告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冰盖/冰川遥感、冻土/冰缘地貌遥感、大气冰冻圈遥感、积雪遥感、河湖海冰遥感、冰冻圈大数据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冰冻圈研究新范式,正在推动冰冻圈研究迈向智能化新阶段。这种跨学科的技术融合不仅大幅提升了数据产品的质量和开放共享程度,为准确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为促进冰冻圈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凝聚了共识。

冰盖/冰川遥感大数据与AI专题报告

冻土/冰缘地貌遥感大数据与AI专题报告

大气冰冻圈遥感大数据与AI专题报告

积雪遥感大数据与AI专题报告

河湖海冰遥感大数据与AI专题报告

冰冻圈大数据支持可持续发展专题报告

现场讨论

517日晚,会议开展了一个半小时的墙报交流,设置六个专题进行研讨。墙报交流环节为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有助于深入探讨新型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创新成果,揭示冰冻圈变化机理及其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墙报展示涵盖水资源评估、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成果,提出多源数据融合、多参量协同反演等关键技术难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墙报讨论

518日下午,李新研究员主持闭幕式,总结了会议成果。本次会议汇聚了138个精彩的学术报告,包括6个特邀报告、62个口头报告、22个快闪报告、70个墙报。组委会依据学术价值、创新性和展示效果等评审标准,从63位学生报告中评选出10位优秀学生报告,颁发获奖证书。会议继承和发扬了第一届会议的优良传统:不摆席卡,不设主席台,不拉赞助商,不设分会场,让学术会议回归学术交流的本质。希望通过该会议促进交流、形成共识,让专家学者建立合作纽带,产出更多冰冻圈遥感与大数据的创新成果,为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最后,宣布下一届会议将由中山大学承办。

组委会与优秀学生报告获得者合影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和南京大学的强大支持!特别感谢大会特邀报告专家的学术引领,感谢组委会专家召集和点评学术报告,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和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入研讨,感谢南京大学志愿者团队的全方位保障!正是多方力量协同努力,确保了会议的高质量呈现,为中国冰冻圈遥感与大数据研究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会议主席与志愿者团队合影


(大阳城贵宾会2017刘涵撰稿,肖鹏峰修订,刘绍文审核)


Baidu
sogou